热线电话
新闻中心

通过光老化实验与色差分析技术,全面评估聚氨酯弹性体抑黄增透剂的长期抗黄变效果。

各位朋友们,各位同仁们,大家下午好!

今天,咱们化工业界的群英汇聚一堂,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既重要又让人头疼的话题——聚氨酯弹性体的“容颜不老”术,也就是抗黄变!

大家想想,咱们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聚氨酯弹性体,性能卓越,应用广泛,从汽车内饰到运动鞋底,几乎无处不在。可偏偏这玩意儿,就像怕见阳光的娇美人,时间一长,阳光一晒,就会慢慢变黄,真是“美人迟暮,英雄气短”啊!

这黄变,不仅影响美观,更重要的是,它还暗示着材料内部可能发生了降解,性能打了折扣。谁愿意买一双颜色发黄的白色运动鞋呢?谁又愿意用一套已经泛黄的汽车内饰呢?所以啊,抗黄变,绝对是聚氨酯弹性体领域的一场“颜值保卫战”!

那么,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,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光老化实验和色差分析技术,来评估我们研发的抑黄增透剂的“抗衰老”能力,让我们的聚氨酯弹性体,永远保持“青春靓丽”。

一、为何聚氨酯“年老色衰”?黄变的罪魁祸首!

咱们先来了解一下,聚氨酯为什么会变黄?这就像人为什么会变老一样,原因有很多,但主要的“元凶”就是紫外线!

紫外线就像一把锋利的“光刀”,它能切断聚氨酯分子链,引发氧化反应,产生醌类结构。而这些醌类化合物,就是导致黄变的罪魁祸首。简单来说,可以理解为紫外线诱发了“化学反应”,生成了一些有颜色的东西。

除了紫外线,高温、氧气、残留催化剂等,也都是导致聚氨酯黄变的“帮凶”。它们会加速氧化反应,让黄变来得更快。

所以说,想要抗黄变,就得像防晒霜一样,阻挡紫外线的侵害;像冰箱一样,保持低温;像真空包装一样,隔绝氧气;像良医一样,去除病灶(残留催化剂)。

二、光老化实验:模拟“岁月神偷”,加速检验抗黄变效果!

知道了黄变的原因,我们就得想办法来验证我们研发的抑黄增透剂到底有没有效果。总不能等几年时间,才发现产品变黄了吧?那样黄花菜都凉了!

所以,我们需要借助“光老化实验”这个利器!它就像一个“岁月神偷”,能加速模拟聚氨酯在实际使用环境中,经历的阳光、温度、湿度等因素的侵蚀,从而在短时间内评估材料的抗黄变性能。

  • 光老化实验的“舞台”:

    光老化试验箱就是我们的“舞台”,它能模拟各种户外环境,包括:

    • 紫外线强度:模拟不同地区的阳光强度,比如赤道地区的烈日,或者寒带地区的柔光。
    • 温度:模拟夏季的酷暑,或者冬季的严寒。
    • 湿度:模拟潮湿的南方,或者干燥的北方。
    • 喷淋:模拟雨水的冲刷。
  • 常见的“演出”形式:

    目前比较常见的光老化试验方法有:

    • 紫外线加速老化试验(UV): 使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灯,加速材料的黄变过程。例如使用UVB灯模拟太阳光中高能量的紫外线,快速评估材料抗紫外线能力。
    • 氙灯老化试验(Xenon): 使用氙灯模拟全光谱太阳光,更真实地还原户外环境,能更全面地评估材料的抗老化性能。
  • 试验参数的“剧本”:

    光老化试验的具体参数,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设定。比如,如果聚氨酯弹性体是用于户外,就需要模拟更强的紫外线、更高的温度和更高的湿度。

    一个常用的试验参数设置,大家可以参考:

    试验项目 参数 标准参考
    光源 氙灯 ISO 4892-2
    辐照度 0.5 W/m² (340nm) ISO 4892-2
    黑板温度 63 ± 3 ℃ ISO 4892-2
    湿度 50 ± 5% RH ISO 4892-2
    循环周期 光照 102min/ 喷淋 18min ISO 4892-2
    试验时间 1000 小时 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

三、色差分析:量化“颜值变化”,精确评估抗黄变效果!

光老化实验只是一个“加速器”,让我们更快地看到材料的变化。但这些变化,究竟有多大呢?这就需要借助“色差分析”这个精密的“测量仪”了!

  • 色差的“语言”:CIELAB 色空间

    色差分析的核心,就是使用CIELAB 色空间来描述颜色。这就像用经纬度来定位地球上的位置一样,CIELAB 色空间用三个参数(L, a, b*)来描述颜色:

    • *L:* 明度,L=0 代表黑色,L*=100 代表白色。
    • *a:** 红/绿轴,正值代表红色,负值代表绿色。
    • *b:** 黄/蓝轴,正值代表黄色,负值代表蓝色。
  • **色差值的“计算公式”:ΔE***

    有了 CIELAB 色空间,我们就可以用公式来计算色差值(ΔE*):

    ΔE = √[(ΔL)² + (Δa)² + (Δb)²]

    通过光老化实验与色差分析技术,全面评估聚氨酯弹性体抑黄增透剂的长期抗黄变效果。

    ΔE = √[(ΔL)² + (Δa)² + (Δb)²]

    其中:

    • ΔL = L (老化后) – L* (老化前)
    • Δa = a (老化后) – a* (老化前)
    • Δb = b (老化后) – b* (老化前)

    ΔE 值越大,表示颜色变化越大,黄变越严重。一般来说,ΔE 小于 2,人眼就很难察觉到颜色变化。

  • 色差分析的“流程”:

    1. 测量初始颜色: 在光老化实验之前,用色差仪测量样品的初始颜色(L0, a0, b*0)。
    2. 光老化处理: 将样品放入光老化试验箱,进行光老化处理。
    3. 测量老化后颜色: 在光老化实验之后,再次用色差仪测量样品的颜色(Lt, at, b*t)。
    4. 计算色差值: 根据公式,计算色差值 ΔE*。
    5. 评估抗黄变效果: 根据色差值 ΔE* 的大小,评估抑黄增透剂的抗黄变效果。

四、抑黄增透剂:聚氨酯的“抗衰老”卫士!

说完了光老化实验和色差分析,我们再来聊聊今天的主角——抑黄增透剂。

  • 抑黄增透剂的“工作原理”:

    抑黄增透剂就像聚氨酯的“贴身保镖”,它能从多个方面保护聚氨酯,延缓黄变的发生:

    • 紫外线吸收剂: 像防晒霜一样,吸收紫外线,减少紫外线对聚氨酯的伤害。
    • 自由基捕获剂: 像“清道夫”一样,清除聚氨酯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,抑制氧化反应。
    • 抗氧化剂: 像“抗衰老药”一样,减缓聚氨酯的氧化速度,延长使用寿命。
    • 增透剂: 提高材料的透光率,即使轻微黄变也不易被察觉,从视觉上改善黄变现象。
  • 抑黄增透剂的“选择策略”:

    选择抑黄增透剂,要根据聚氨酯的具体应用场景来考虑。比如,用于户外的聚氨酯,需要选择紫外线吸收能力更强的抑黄增透剂;用于高温环境的聚氨酯,需要选择耐高温性能更好的抑黄增透剂。

    一个好的抑黄增透剂需要具备以下特点:

    • 高效性: 能有效地抑制黄变,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,也能保持良好的抗黄变性能。
    • 相容性: 能与聚氨酯良好相容,不会影响聚氨酯的其他性能,如力学性能、耐候性等。
    • 稳定性: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,在聚氨酯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,不会发生分解或变质。
    • 环保性: 无毒、无味、低 VOC,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。
  • 抑黄增透剂的“添加量”:

    抑黄增透剂的添加量,一般为聚氨酯总质量的0.1%-1%。添加量太少,效果不明显;添加量太多,可能会影响聚氨酯的其他性能。

五、案例分析:数据说话,验证抗黄变效果!

说了这么多理论,咱们来看一个实际的案例:

假设我们研发了一款新型抑黄增透剂,为了验证其抗黄变效果,我们进行了光老化实验和色差分析。

  • 样品: 聚氨酯弹性体,分为两组:

    • 对照组: 未添加抑黄增透剂。
    • 实验组: 添加 0.5% 的新型抑黄增透剂。
  • 光老化条件: 氙灯老化试验,辐照度 0.5 W/m² (340nm),黑板温度 63℃,湿度 50% RH,试验时间 1000 小时。

  • 色差分析结果:

    样品 试验时间 (小时) L* a* b* ΔE*
    对照组 0 90.00 0.00 0.00 0.00
    对照组 1000 85.00 1.00 5.00 7.14
    实验组 0 90.00 0.00 0.00 0.00
    实验组 1000 88.00 0.50 2.00 2.87
  • 结论:

   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,经过 1000 小时的光老化试验,对照组的色差值 ΔE 为 7.14,而实验组的色差值 ΔE 仅为 2.87。这表明,添加了新型抑黄增透剂的聚氨酯弹性体,抗黄变效果显著提高。

六、总结与展望:

各位朋友,通过今天的讲解,相信大家对聚氨酯弹性体的抗黄变问题,以及如何通过光老化实验和色差分析技术来评估抑黄增透剂的效果,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

抗黄变,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。我们需要不断研发新的抑黄增透剂,优化配方,改进工艺,才能让我们的聚氨酯弹性体,永远保持“青春靓丽”,在各行各业发挥更大的作用!

未来,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我们相信,会有更多高效、环保的抑黄增透剂问世,让我们拭目以待!

后,感谢大家的聆听!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!祝大家工作顺利,生活愉快!

====================联系信息=====================

联系人: 吴经理

手机号码: 18301903156 (微信同号)

联系电话: 021-51691811

公司地址: 上海市宝山区淞兴西路258号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聚氨酯防水涂料催化剂目录

  • NT CAT 680 凝胶型催化剂,是一种环保型金属复合催化剂,不含RoHS所限制的多溴联、多溴二醚、铅、汞、镉等、辛基锡、丁基锡、基锡等九类有机锡化合物,适用于聚氨酯皮革、涂料、胶黏剂以及硅橡胶等。

  • NT CAT C-14 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泡沫、弹性体、胶黏剂、密封胶和室温固化有机硅体系;

  • NT CAT C-15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,比A-14活性低;

  • NT CAT C-16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具有延迟作用和一定的耐水解性,组合料储存时间长;

  • NT CAT C-128 适用于聚氨酯双组份快速固化胶黏剂体系,在该系列催化剂中催化活性强,特别适合用于脂肪族异氰酸酯体系;

  • NT CAT C-129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具有很强的延迟效果,与水的稳定性较强;

  • NT CAT C-138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,良好的流动性和耐水解性;

  • NT CAT C-154 适用于脂肪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具有延迟作用;

  • NT CAT C-159 适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体系,可用来替代A-14,添加量为A-14的50-60%;

  • NT CAT MB20 凝胶型催化剂,可用于替代软质块状泡沫、高密度软质泡沫、喷涂泡沫、微孔泡沫以及硬质泡沫体系中的锡金属催化剂,活性比有机锡相对较低;

  • NT CAT T-12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,凝胶型催化剂,适用于聚醚型高密度结构泡沫,还用于聚氨酯涂料、弹性体、胶黏剂、室温固化硅橡胶等;

  • NT CAT T-125 有机锡类强凝胶催化剂,与其他的二丁基锡催化剂相比,T-125催化剂对氨基甲酸酯反应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,而且改善了水解稳定性,适用于硬质聚氨酯喷涂泡沫、模塑泡沫及CASE应用中。

上一篇
下一篇